联系热线
卷材点粘法是通过分散的粘结点实现卷材固定的施工方式,不追求全面贴合,而是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,为卷材预留足够的活动空间,尤其适合基层存在一定变形或坡度较大的场景。
一、点粘法的核心特征
点粘法的关键在于 “点状粘结”:在基层上布置直径不小于 100mm 的圆形粘结点,间距通常控制在 500-1000mm,卷材铺贴时仅与这些粘结点贴合,其余部分与基层不接触。这种设计让卷材既能牢牢固定在基层上,又能随温度变化或基层微小沉降自由伸缩,减少开裂风险。
二、适用场景:这些地方用点粘更合适
大坡度屋面:当屋面坡度在 15%-25% 时,点粘法能通过分散的粘结点平衡卷材重力,防止下滑,比满粘法更适应坡度带来的受力变化。
基层平整度较差区域:若基层存在小范围凹凸不平,点粘法可避开凸起部位,避免卷材因局部受力不均而破损。
轻微变形基层:如装配式屋面、老旧建筑翻新等可能出现微小沉降的场景,点粘法的 “非全面粘结” 特性能减少应力集中,保护卷材完整性。
三、施工 3 大要点,保证效果不打折
粘结点要规范:粘结点需用专用胶粘剂涂刷,直径严格控制在 100mm 以上,间距均匀(建议按 500mm×500mm 网格布置),确保每个点的粘结力达标,避免因点数不足导致卷材滑移。
搭接边必须满粘:卷材之间的搭接区域不能用点粘,需采用满粘或热熔焊接,搭接宽度不小于 80mm,并用压辊压实,防止水从搭接缝渗入基层与卷材之间的空隙。
基层预处理到位:虽然点粘法对基层平整度要求稍低,但仍需清理灰尘、油污,凸起部位需打磨平整,避免尖锐物刺破卷材;基层若有潮气,需提前通风干燥,防止粘结点因水汽失效。
四、注意事项:避开这两个常见误区
不要为省工减少粘结点数量:部分施工者会缩小粘结点间距或减少点数,看似加快进度,实则可能导致卷材固定不稳,尤其在大坡度区域易出现滑移,必须按设计要求布置。
避免粘结点涂刷不饱满:粘结点若出现漏涂、直径不足等问题,会降低粘结强度,建议用圆形模具辅助涂刷,确保每个点的大小和胶量一致。
卷材点粘法的优势在于 “灵活适配”,既不像满粘法那样受基层变形限制,又比空铺法更稳定。只要把握好粘结点规范和搭接边密封,就能在大坡度、微变形等场景中发挥出色的防水作用,是一种针对性强的实用工艺。
Copyright ©2025 固原防水材料招商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湖北防水材料招商网 鄂公网安备42050202000830号